从常见病因来看,腰椎间盘突出与生活习惯、身体状态密切相关。长期久坐(如办公室职员、司机)或久站(如售货员)会使腰椎持续受压,导致椎间盘退变加速;频繁弯腰搬重物、剧烈运动(如篮球、举重)易造成纤维环损伤;随着年龄增长,椎间盘水分流失、弹性下降,也会增加突出风险;此外,肥胖导致的腰椎负荷过重、长期姿势不良(如弯腰驼背、翘二郎腿),以及腰椎发育异常(如脊柱侧弯),都是重要诱因。
典型症状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。多数患者会出现腰部持续性钝痛,劳累后加重、休息后缓解,部分人伴随下肢放射性疼痛(从腰部沿臀部、大腿后侧延伸至小腿),严重时咳嗽、打喷嚏会加剧痛感;还可能出现下肢麻木、无力,如走路时腿部发软、脚趾发麻;少数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,需立即就医。
治疗方式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。轻度患者通过休息、理疗(如针灸、按摩)、药物(如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)即可改善;中度患者可采用牵引治疗,拉开椎间隙、减轻神经压迫;若保守治疗 3 个月无效,或出现肌肉萎缩、大小便异常,需考虑手术治疗(如椎间孔镜微创手术),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,逐步恢复腰部功能。
腰椎间盘突出虽常见,但通过科学护理和规范治疗,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,恢复正常生活,核心在于早发现、早干预,避免病情拖延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