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疗法简介
温针疗法是针刺后在针柄上安置艾炷,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。
本疗法在唐代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即有记载,提出了“温针”的概念,并谓:“若针而不灸,灸而不针,皆非良医也”。说明那时己将温针疗法列为灸法之列。
取穴:颈部捅、枕部痛、感觉障碍取颈椎3、4棘突之间旁开1.5厘米的夹脊穴;颈部痛,经肩部到上臂外侧和前臂桡侧
至腕部有放射性酸痛及麻木,取颈4、5棘突的夹脊穴;沿上述路线疼痛和麻木并放射到拇指和食指,取颈5、6之棘突夹脊入;放射到食指、中指取颈6、7之棘突夹脊穴;如麻痛沿上臂内侧和前臂尺侧到无名指及小指,取颈椎7、胸椎1棘灾之夹脊穴。
针法:用短刺法。以毫针刺入,得气质留针,在针尾装襄如橄榄样略小的艾绒,点火燃烧1次。颈项怕冷者,燃艾2次。起针时仍以短刺法运计。隔日1次,10次为1疗程。
疗效:用此法治斤颈椎病22例,显效7人,有效12人,无效3人。
三、注意事项
(1)温针灸所用艾炷,一定要牢牢地装在针柄上,这样才能防止施灸中因艾炷掉落而烫伤皮肤,或导致床单、被褥、衣物以及软椅等物品的损坏。
(2)施行温针灸所扎的针一般深度不宜超过针身长度的1/2,否则由于施灸时产生的热力会很快通过针体传递至病人皮下,从而导致灼伤皮肤。